推荐
医院
医药
党建
康养
新闻
院校
通讯
通讯
文学创作
广告
征订
科普
基层亮点

LVA手术让爱不被遗忘!85岁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术后24小时“重获记忆”

作者: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5年04月11日

阿尔茨海默病(AD)曾被视为“不可逆的噩梦”,但近期国内首创治疗新方法——LVA(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正在改写阿尔兹海默症病友的命运。

4月9日,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杨栩主任医师团队成功为85岁高龄患者陈奶奶实施了LVA(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通过重建大脑淋巴系统,术后24小时,陈奶奶的认知功能显著改善,甚至能清晰对话、认出家人!

01 85岁陈奶奶重拾记忆之路

陈奶奶(化名)患病5年,早期表现为记忆力下降、丢三落四、性格突变、社交退缩,甚至在家附近迷路。随着病情恶化,她逐渐生活不能自理,认不得亲属,频繁穿脱衣裤、躁动不安,甚至出现手抖等神经症状。家属尝试多种药物治疗,但效果甚微,家庭陷入绝望。

入院后,神经外科联合麻醉科、精神科、神经内科、心内科、肾内科等多学科会诊,针对陈奶奶的高龄(85岁)及基础疾病(高血压、慢性肾功能不全、肾性贫血、左肾缺如)制定个性化方案。团队评估后认为,LVA手术是改善其生活质量的最佳选择。

02 术后24小时即恢复对话能力

今晨查房时,陈奶奶已经能准确说出姓名、女儿姓名,主动要求“吃馄饨”,与家人流畅对话。

陈奶奶的女儿欣慰及激动的表示:“这么多年了,从来没有听见她说这么多话!”同时,因LVA手术创伤不大,陈奶奶已经可在家属陪同下下床活动,精神状态明显有所好转。

神经外科团队将持续使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在术后1月、3月、6月及1年进行跟踪随访,以科学评估疗效。

03阿尔茨海默病,一场无声的“记忆战争”

陈奶奶的案例并非个例。阿尔茨海默病(AD)作为一种全球性难题,正影响着数千万家庭。

阿尔茨海默病(AD),又称为老年痴呆,以认知能力、记忆力下降、行为异常为主要表现,是老年人最常见的一类脑功能退行性疾病,它是一个连续的神经认知损伤的过程,患病后老年人的记忆和认知功能会逐渐丧失,直至失去思考及行动能力,生活不能自理。

随着人口老龄化发展,全球超5000万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缺乏有效的疗法,任何潜在治疗手段都会引发热烈关注,我国作为人口大国,60岁以上痴呆患者约有1500万,主要以口服药物治疗为主,仅能短暂缓解症状,但不能避免的是日益加重的各种神经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最终进展为生活无法,丧失尊严,对患者本人及家属都是严重的折磨。

04 LVA手术,照亮AD患者晚年生活

近年神经科学领域提出“类淋巴系统”(GlymphaticSystem)理论,认为脑内代谢废物(如β淀粉样蛋白)通过淋巴系统清除。若该通路功能障碍可能与AD发病相关。2023年《Nature》子刊曾有动物实验表明,增强淋巴引流可减少脑内病理蛋白沉积。

通过LVA手术,重建大脑淋巴液的引流途径,促进淋巴液更高效地流动,有助于加速清除脑内的β-淀粉样蛋白等有害物质,减轻神经炎症反应,为神经细胞创造一个相对健康的微环境,从而可能延缓阿尔茨海默病的病情进展。

LVA手术不仅照亮了陈奶奶的晚年,更让千万家庭看见"与时间赛跑"的全新可能。

05“重获新生”,我们与您并肩作战

如果你或家人正被阿尔茨海默病困扰,请不要放弃!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基于最新的医学研究进展,已建立AD患者长期随访机制,旨在于延缓老年痴呆的病情进展、旨在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旨在于一心一意为病患服务!

我们坚信,陈奶奶的故事会成为千万家庭的希望起点。在与阿尔茨海默病比赛中,我们一定会取得胜利,让每个家庭重拾幸福与尊严!

(来源: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编  辑:向 烨

二  审:毕 锋

三  审:赵 亮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用户协议
领导之窗

交流与合作

投稿说明

友情链接

贵州微联盟
贵阳晚报
贵阳晚报

联系我们

客服热线
版权声明
小程序
公众号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2022004291号 技术支持:贵州微联盟信息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