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是由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节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经再激活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病。带状疱疹除皮肤损害外,常伴有神经病理性疼痛,可导致焦虑、抑郁、失眠。多见于年龄较大、免疫抑制或免疫缺陷等人群,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研究显示好发部位为肋间神经(53%)、颈神经(20%)、三叉神经(15%)及腰骶部神经(11%)相应的皮节。
带状疱疹的治疗目标包括促进皮损消退,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带状疱疹应尽早、系统、综合治疗,尽可能临床治愈以及减少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发生。
目前带状疱疹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中医中药、神经阻滞、射频治疗等。其中脉冲射频不破坏神经纤维解剖结构,仅使疼痛传导纤维失去活性,从而达到止痛作用,具有见效快、损伤小、并发症少、疗效佳、可重复治疗等优势,成为临床上治疗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常用方法。
病例
一个月前77岁李大伯不幸患上带状疱疹,右侧头面部分皮肤出现成簇样疱疹,伴针刺、烧灼样疼痛,尽管及时就医,并行药物、中医针刺等治疗,皮疹虽消退,但局部疼痛不减反增,夜间不能入睡,直言“痛得要晕过去”。患者为进一步治疗遂到开阳县人民医院肿瘤疼痛介入医学科就诊。经梁胜海科主任查看患者:患者病史明确,皮疹出现至今在30-90天,右额部、右颞部处部分皮肤可见片状疱疹后瘢痕,局部皮肤触痛,经检查无其他器质性疾病,亚急性期带状疱疹诊断明确,受累神经:右侧三叉神经。入院后患者经5次右眶上、耳颞神经(属于三叉神经眼神经、下颌神经分支)阻滞治疗,该治疗可以使疼痛完全消失2小时,但其余时间疼痛易反复,间歇性爆发加重,NRS评分最高达8分,仍属重度疼痛。该患者经药物、神经阻滞等保守治疗效果欠佳,宜调整治疗方案,于2025年4月28日患者行经皮穿刺右眶上、耳颞神经脉冲射频术,不需麻醉,治疗过程约40分钟,术后患者即感疼痛消失,效果非常显著。术后继续观察72小时,患者自诉偶发短暂轻度疼痛,疼痛范围明显缩小,不需止痛药物,夜间睡眠佳,NRS评分最高2分。至此患者疼痛明显缓解,无相关并发症,满意出院。
(来源:开阳县人民医院)
编 辑:石 磊
二 审:杜 明
三 审:赵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