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医院
医药
党建
康养
新闻
院校
通讯
通讯
文学创作
广告
征订
科普
基层亮点

余庆县箐口村村医任远贵:扎根基层三十载 医者仁心守安康

作者: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5年07月03日

任远贵,男,1967年出生,余庆县大乌江镇箐口村卫生室村医,大乌江镇卫生院箐口院区中医科负责人。自1991年参加工作以来,他34年如一日扎根偏远乡村,以赤诚之心守护一方安康,从一名普通村医成长为具有国家级中医执业医师资格的业务骨干。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是村民随叫随到的“健康守护神”,是遵义市“百佳乡村医生”荣誉的获得者,其事迹在当地广为传颂。

坚守:扎根山乡,扛起生命重托

初中毕业即投身医学,面对箐口村简陋的医疗条件,他视卫生室为家,将守护乡亲健康视为毕生使命。坚持24小时应诊制,无论寒暑昼夜、刮风下雨,只要村民需要,他总能第一时间背起药箱,出现在病患床前,成为乡亲们最信赖的“120”。

守护村民健康,他深知基层医疗责任重大,日诊夜读,刻苦钻研,在繁重工作之余从未停止学习的脚步。通过不懈努力,于2013年通过师承考试,2016年考取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2023年成功通过国家级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实现了从村医到执业医师的跨越,用实力筑牢了守护健康的根基。

数字见证了他的担当:平均每月接诊2300余人次、管理住院患者70余名、每月开具中药处方3000余副。

仁心:情系桑梓,大爱润泽乡邻

对行动不便的老弱病残,他坚持风雨无阻上门巡诊,送医送药入户,提供细致入微的健康指导和心理慰藉。三十多年来,足迹遍布周边村寨,对重点患者的病史、用药禁忌了如指掌。

由于工作异常繁忙,常年难有安稳睡眠和完整节假日。但他始终怀揣一颗仁爱之心,对孤寡老人、困难群众减免医药费不计其数,对大病就医困难户更是倾力相助,想方设法解其燃眉之急。

患者杨先莲长期在外务工患肾病,耗尽积蓄辗转大医院疗效不佳。经推荐找到任医生,经6个月的精心治疗,花费仅1200元,肾功能指标奇迹般恢复正常,从身体蜡黄、气色极差恢复到精气神十足。患者刘昌义,3岁患者严重哮喘长期依赖激素,症状危重(痰鸣如吼、面色发绀、口唇青紫、呼吸困难),一度绝望。危急关头求助任医生,仅一剂中药口服后气色即见红润,哮喘显著缓解。遵医嘱服药十余剂后症状基本控制,后续调理康复,重获健康。

乡亲们由衷赞誉他是“学历不高水平高,年龄不大学问大,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好医生。

精进:守正创新,光大中医瑰宝

任远贵不满足于常见病诊疗,深研中医典籍(岐黄之术),积极探索古今融合之道,致力于让传统中医智慧更好服务现代健康需求。

其潜心钻研并娴熟运用的“鬼门十三针”特色疗法,在治疗抑郁症等疑难杂症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声名远播。不仅本地患者信赖,更吸引周边省市患者慕名而来,让中医在基层焕发强大生命力。

四川11岁抑郁症患儿曾多次自残,被迫休学两年。经四个疗程“鬼门十三针”等综合治疗,症状明显减轻,精神状态显著改善,重燃生活希望。

32岁不孕糖尿病患者(2023年就诊):结婚7年未育。服用任医生开具的中药一个半月后,血糖得到有效控制,并成功自然受孕。2025年3月,患者特意携健康的孩子及家人前来致谢,场面感人至深。

走进他的诊室,满墙的锦旗无声诉说着一个个从死神手中夺回生命、重塑健康的动人故事,映射出一位乡村医生灼热而伟岸的仁心。

传承:倾囊相授,点亮未来之光

临近退休,任远贵依然每天坚守岗位,兢兢业业为乡亲服务。

他深知基层医疗的未来在青年。将大量精力投入带教传承,毫无保留地传授三十余年积累的宝贵临床经验、实用技术和为医之道。

在他的悉心指导下,一批热爱中医药、立志服务基层的年轻传承人正在成长,为乡村医疗卫生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照亮了健康乡村的未来之路。

任远贵同志用三十四年的坚守与奉献,生动诠释了“医者仁心”的深刻内涵。从望闻问切到理法方药,从辨证论治到特色针法,他扎根泥土,精进不辍,以平凡之躯守护着一方百姓的生命健康。他不仅是医术精湛的杏林妙手,更是德艺双馨的乡村健康“守门人”。其事迹充分体现了新时代乡村医生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勇于创新、服务人民的崇高精神,是全省卫生健康系统学习的榜样。

(供稿:余庆县卫生健康局)

编  辑:石 磊

二  审:文 叶

三  审:赵 亮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用户协议
领导之窗

交流与合作

投稿说明

友情链接

贵州微联盟
贵阳晚报
贵阳晚报

联系我们

客服热线
版权声明
小程序
公众号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2022004291号 技术支持:贵州微联盟信息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