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时见针灸助患者摆脱病痛,银针闪耀间重焕生机,罗伟便立下济世之志。从医后,始终秉持仁心仁术,以方寸银针疏通经络,以千年传承智慧为根基,用精湛技法和仁心仁术,诠释着针灸医师的独特初心使命。
清晨的诊室里,罗伟的银针早已“整装待发”。面对颈肩腰腿痛的患者,他精准取穴、轻捻缓提,以“针”为笔,在人体经络上书写康复的篇章;针对失眠、焦虑的患者,他通过调节穴位气血,让银针成为安抚心神的“良药”。每一次施针,他都全神贯注,凭借多年积累的手感与经验,力求以最小的刺激达到最佳疗效。“针灸讲究‘气至病所’,这不仅是技术活,更是与患者身心共鸣的过程。”罗伟常这样说。
为让传统针灸焕发新生,罗伟始终走在创新前沿。他将现代医学的疼痛评估体系与中医经络理论结合,研发出“分期分型针灸疗法”,为慢性疼痛患者带来新希望;同时,他积极探索针灸与康复理疗、穴位贴敷等疗法的联合应用,让中西医优势互补,帮助更多患者摆脱病痛。他的诊室里,既有泛黄的古籍医案,也有最新的学术期刊,传统与现代在这里碰撞出守护健康的火花。
在患者眼中,罗伟不仅是医术高超的医师,更是值得信赖的“知心人”。一位因中风后遗症行动不便的老人,在罗伟的悉心治疗下逐渐恢复行走能力;一位长期受偏头痛困扰的患者,经他的针灸调理后重拾生活信心……这样的故事,在罗伟的从医生涯中不胜枚举。他总说:“银针虽小,却能传递温度;穴位有限,却能连接医患真情。”
从青衿之志到白首无悔,罗伟以医学经验为舟,以银针为桨,在守护健康的长河中破浪前行。他用坚守与创新,让针灸这一古老技艺绽放时代光芒,更用医者的初心与担当,为无数患者点亮康复的希望之光。
(来源:玉屏侗族自治县中医院)
编 辑:向 烨
二 审:毕 锋
三 审:赵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