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医院
医药
党建
康养
新闻
院校
通讯
通讯
文学创作
广告
征订
科普
基层亮点

紧急时刻显身手!这名医生在列车上成功救治突发伤病乘客

作者: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5年05月17日

2025年5月6日上午10时20分许,

由贵阳北开往广州南的 

D1857次列车正在飞速前行。

当列车临近榕江站时,

一场生命救援悄然展开。

贵州省人民医院派驻

丹寨县人民医院帮扶专家、

急诊科医师范红松,

在列车上上演了一场紧急救治,

让突发膝关节脱位的乘客转危为安,

用行动诠释了“健康所系,

性命相托” 的医者誓言。

01 紧急呼叫!职业本能迅速反应

“11车厢有乘客突发紧急情况,急需医务人员协助!”广播里的焦急呼唤打破了车厢的平静。正在 13 号车厢休息的范红松,凭借多年急诊工作养成的敏锐直觉,迅速穿过两节车厢赶到现场。只见,11车厢已围满乘客,一名中年女性乘客面色苍白、表情痛苦地坐在座位上,右侧膝关节明显畸形,无法活动。

“我是急诊科医生!”亮明身份后,范红松立即疏散人群,触诊发现膝关节骨性结构异常隆起。经询问,患者在上厕所时不慎踩空,立即做出专业判断:急性膝关节脱位。他清楚地知道,若超过半小时未复位,极可能导致腘动脉压迫缺血或腓总神经损伤,轻则影响肢体功能,重则面临截肢风险。

图为范医师为患者检查


02 精准施救!方寸之间尽显专业锋芒

作为拥有丰富急救经验的急诊科医师,范红松迅速制定救治方案——依据膝关节脱位手法复位的医学规范,用专业的手法逐步调整关节位置。他一边稳定患者情绪,一边精准施力,随着“咔嗒”一声轻响,脱位的膝关节成功复位。患者紧皱的眉头瞬间舒展,痛苦表情明显缓解。

复位后,范红松仔细检查患者足背动脉搏动及足趾感觉活动,确认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正常,并指导患者进行膝关节屈伸练习。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展现了急诊医师扎实的专业功底与临危不乱的心理素质。

图为范医生为患者进行手法复位


03 跨越山海!锦旗书写医患深情

“感谢您的及时救助,让我这趟旅途不是那么痛苦,我想我是幸运地遇见了您,您专业有效及时地处理,缓解了我的疼痛,感谢您的付出……”5月6日下午,范红松收到一条带着温度的短信。原来患者在广州南顺利下车后,第一时间发来感谢。5月12日国际护士节当天,一面绣着“妙手仁心施大爱 医者担当暖人间”的锦旗,由患者好友专程送到丹寨县人民医院急诊科。红色锦旗上的烫金大字,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与范红松白大褂上的党员徽章交相辉映。

自2002年贵州省人民医院启动对口帮扶丹寨县人民医院以来,34 批帮扶专家如接力般扎根基层。作为第34批队员,范红松在帮扶期间积极参与急诊创伤中心建设,引进新技术,培训基层医护等,让丹寨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三甲医院的诊疗服务。“每次看到患者康复,就觉得扎根基层的日子格外有意义。”看着锦旗上的金字,他的眼中闪烁着温暖的光芒。

图为患者委托朋友为范医生送锦旗


04 医者本色!危急时刻彰显担当

“急诊医生的战场,从来不分上班下班。” 回忆起救援过程,范红松表示,“当得知有患者需要帮助时,身体会先于思维做出反应。而看到患者痛苦减轻,作为医生的成就感和使命感也会油然而生。” 

图为范医生在丹寨县人民医院进行教学查房


患者在感谢信中写道:“作为一名医者,您在非工作场所仍毫不犹豫地践行救死扶伤的使命,不仅展现了精湛的医术,更诠释了医者仁心的崇高品格。” 这句话,正是对范红松的最佳诠释。从高铁车厢到基层诊室,从三甲医院专家到县域健康守护者,变的是工作场景,不变的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初心坚守。

当D1857 次列车继续驶向广州南,

范红松的故事仍在延续。

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上,

在医疗帮扶的道路上,

无数个“范红松”

正以仁心为笔、以担当为墨,

书写着守护人民健康的时代答卷。

(来源:丹寨县人民医院)

编  辑:向 烨

二  审:毕 锋

三  审:赵 亮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用户协议
领导之窗

交流与合作

投稿说明

友情链接

贵州微联盟
贵阳晚报
贵阳晚报

联系我们

客服热线
版权声明
小程序
公众号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2022004291号 技术支持:贵州微联盟信息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