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医院
医药
党建
康养
新闻
院校
通讯
通讯
文学创作
广告
征订
科普
基层亮点

奇迹!青年男子昏迷4个多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医护坚守,患者成功苏醒并可下床行走、自己看手机

作者: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5年05月23日

近日,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昏迷促醒中心意识障碍病区,28岁的小曹在昏迷沉睡四个多月后,在医护人员的精湛医术和不懈努力下,顺利跨过“鬼门关”,重新恢复了意识。目前,他在家人和护工的帮助下可以行走,自己看手机、擦口水,正在逐步地康复中。

“四个多月能够醒来,确实是一个奇迹。”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昏迷促醒中心意识障碍病区主任助理许汝波介绍,小曹家住龙里县,2024年12月上班途中突发脑出血,被同事送往当地医院抢救,当地医院为其进行开颅手术,术后40多天后于今年1月转入贵州一家康复医院进行康复。医院对小曹进行了相关康复治疗,然而效果仍然不显,为了寻求更好的康复治疗,经多方打听,20多天后家人把小曹转到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昏迷促醒中心意识障碍病区。

患者住院时,神志昏迷,疼痛刺激可见肢体轻微屈曲回缩,自主睁眼情况较少,CRS-P评分8分,肌力查体不配合。病情依然十分危重,许汝波带领团队为小曹进行专业的评估,并制定精准、个性化的治疗手段,医院副院长、脑血管病中心主任王凡教授为患者实施脊髓电刺激手术(SCS)及术后神经调控,术后继续配合经颅磁、直流电刺激、高压氧、右正中神经电刺激、耳迷走神经电刺激等相关的促醒系列治疗。经过医护团队不懈的努力,终于奇迹出现,小曹成功苏醒了,目前可以稳定完成医嘱动作、识别物体、有准确的功能性交流,能使用物品。

“成功唤醒昏迷患者只是刚刚开始,逐渐的康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许汝波表示,昏迷促醒在康复医学中是一个很难的课题,只要有1%的希望,都要做100%的努力。后续还会对小曹的认知、言语等功能重新评估,并根据评估的结果,循序渐进开展后期的功能康复。

据了解,2018年4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昏迷促醒中心意识障碍病区成为西南首家中国意识障碍医生联盟和中国昏迷促醒康复联盟成员单位。一直以来,中心在学科带头人王凡教授的带领下,依托先进的诊疗设备、多学科协作团队以及个性化康复方案,构建了由神经外科、神经内科、神经重症病房、重症康复病房、康复科、中医科、影像学科及高压氧科等多学科联合的院内MDT团队,配备专业的康复治疗师、营养师、心理医生等医疗团队,开展针对昏迷患者的超早期康复、多模态意识评估、诊断方法和以神经调控为中心的综合促醒康复治疗:有创神经调控治疗技术,结合无创神经调控治疗,多靶点经颅磁治疗,经颅直流电治疗,亲情、音乐唤醒治疗,康复、中医及高压氧治疗,实现对昏迷患者从急性期到康复期的全程医疗服务和规范化、个体化、精准化的综合评估及治疗,收治了来自省内外昏迷患者千余例,大部分患者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业内的认可及患者家属的好评。

(供稿: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

编  辑:石 磊

二  审:马春晓

三  审:龙 艳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用户协议
领导之窗

交流与合作

投稿说明

友情链接

贵州微联盟
贵阳晚报
贵阳晚报

联系我们

客服热线
版权声明
小程序
公众号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2022004291号 技术支持:贵州微联盟信息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