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医院
医药
党建
康养
新闻
院校
通讯
通讯
文学创作
广告
征订
科普
基层亮点

【我的从医路—回望初心谈感想】  ——任圣明:十四载基层行医路,一颗赤诚为民心 

作者: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5年06月27日

每周一早晨,永和镇卫生院的会议室里总会响起一个沉稳的声音: “大家谈谈上一周工作有哪些问题与不足,下一步该怎么做。”,这是党支部书记、院长任圣明坚持了二年的“务虚会”传统——从问题出发,用行动作答。  

十四载辗转五院,一颗初心始终滚烫  

从土溪镇卫生院的招聘人员,到进化、王寨、龙泉,再到永和镇卫生院,任圣明的足迹踏遍凤冈县乡镇医疗一线。  

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党员本色:  

在土溪,他是深夜出诊的“急诊员”;在王寨,他是带头巡村的“副院长”; 在永和,他成了啃硬骨头的“掌舵人”。  

“群众看病难在哪儿,我们的战场就在哪儿!” “薄弱环节,就是攻坚的号角!” 

2024年调任永和后,面对群众“看牙难”的呼声,他果断亮剑: 引进口腔专科人才及设备,填补服务空白; 打通医共体绿色通道,请来县医院专家驻点带教; 三个月实现科室高效运转,让百姓从“奔波县城”变为“步行10分钟就能治牙”。  

当患者竖起大拇指时,他只说: 我们只有本着为老百姓办实事,怎么干都不会错!”

一句口头禅,一套硬作风

“说了就要干!”——这不仅是任圣明的口头禅,更刻进永和卫生院的基因: 每周务虚会问题清单七日清零;  患者满意度纳入科室绩效考核;  党员挂牌上岗限时解难题。  

在他的带动下,“把患者放第一位”不再是一句口号:  

2025年来群众满意度提升10%; 口腔科复诊率达91%;  

“从普通职工到院长,变的只是肩上的责任,不变的是十四年前穿上白大褂时的誓言:做一名称职的基层健康‘守门人’!只要乡亲们能在家门口看好病,再硬的骨头,我们也要啃下来!”。 


(本报通讯员 盛艾

编  辑:周    岩

二  审:马春晓

三  审:高学军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用户协议
领导之窗

交流与合作

投稿说明

友情链接

贵州微联盟
贵阳晚报
贵阳晚报

联系我们

客服热线
版权声明
小程序
公众号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2022004291号 技术支持:贵州微联盟信息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