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牙痛、咽喉发紧……这些看似与心脏无关的症状,可能是心肌梗死的“伪装”!4月21日,贵阳市白云区人民医院心内科团队通过精准识别和急诊介入手术,成功救治一名以腹痛为主诉的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
腹痛4天拟诊胃炎,肌钙蛋白值飙升暴露“真凶”
患者张先生(化名)因“劳力性气促5年,腹痛4天”辗转多家医院,初步诊断为“胃炎”。然而,常规治疗后症状未缓解,转至白云区人民医院急诊科时,肌钙蛋白I已飙升至5690.68ng/L(正常值<0.04ng/L),结合心电图动态变化,确诊为急性NSTEMI(Killip I级)。
心内科主任宋广军解释:“约30%的心梗患者以腹痛、恶心等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表现。这类‘腹痛型心梗’常见于右冠状动脉病变,因心肌缺血刺激迷走神经引发内脏牵涉痛。”张先生的冠脉造影证实了这一点:右冠状动脉近段次全闭塞,血流几近中断。
30分钟生死竞速:支架植入重启“生命通道”
在胸痛中心多学科协作下,团队迅速启动急诊PCI流程。术中经桡动脉穿刺,导丝精细化操作通过闭塞段,精准植入一枚药物涂层支架。术后右冠状动脉血流恢复至TIMI 3级(原病变狭窄消失),患者胸痛、腹痛即刻缓解,术后24小时即可下床活动。
三大救治亮点
快速鉴别诊断:依托胸痛中心标准化流程,从腹痛主诉中快速锁定心脏病因,避免漏诊;
精准介入技术:针对次全闭塞病变,采用导丝微调、支架精准释放,减少血管损伤;
全程多学科护航:急诊科、影像科、麻醉科无缝衔接,将“门球时间”(入院至血管开通)控制在90分钟内,优于国际标准。
科学警示:这些“非典型症状”需警惕心梗
“心梗不是老年人的‘专利’,吸烟、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人群尤需警惕。”宋广军强调,以下症状持续20分钟以上应尽快就医——
上腹痛:与饮食无关,伴冷汗、呼吸困难;
牙痛/下颌痛:无明确牙病,劳累后加重;
肩背痛:左侧为主,活动不缓解;
咽喉紧缩感:类似“被人掐住脖子”。
从“救急”到“治未病”
贵阳市白云区人民医院心内科作为区域胸痛中心核心单位,年完成介入手术超500例,其中急诊PCI占比35%。科室现已常规开展血管内超声(IVUS)、药物球囊等精准治疗技术,并计划推广可吸收支架,减少金属植入物长期风险。
“未来我们将深化‘防-救-康’一体化模式”,宋广军透露,科室正筹建心脏康复中心,针对术后患者制定运动处方、心理干预等全程管理方案,助力患者回归正常生活。
【专家提醒】
心肌梗死救治的“黄金时间窗”为发病后12小时,越早开通血管,心肌存活率越高。公众若出现可疑症状,应立即拨打120,避免自驾就医延误抢救时机。
(供稿:贵阳市白云区人民医院)
编 辑:石 磊
二 审:杜 明
三 审:龙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