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医院
医药
党建
康养
新闻
院校
通讯
通讯
文学创作
广告
征订
科普
基层亮点

37岁青年熬夜+吸烟突发心梗!贵阳市白云区人民医院成功营救

作者: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5年07月17日

7月17日凌晨,一名37岁男性因剧烈胸痛被紧急送至贵阳市白云区人民医院急诊科,命悬一线。他长期熬夜、有吸烟史,胸痛已持续2小时。在急诊心电图快速确诊为下壁心肌梗死后,该院心内科介入导管室团队争分夺秒,仅用不到3小时完成高难度手术,成功打通闭塞血管并植入支架。  

患者术后安返病房,生命体征平稳。该案例揭示出心脏病日益年轻化的严峻现实,引发社会对现代生活健康风险的深思。

从就诊到手术:一场与死神的赛跑

患者李先生(化名),平时工作繁忙,常熬夜至深夜,并有10余年吸烟史。入院时,胸痛剧烈且放射至背部,急诊心电图清晰显示“下壁心肌梗死”特征——一种危及生命的急症,源于心脏供血血管阻塞。

接诊医生迅速排除了非心源性胸痛(如胃食管反流或肌肉损伤),基于专业评估建议行急诊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以尽快恢复血流。

介入导管室团队启动冠脉造影。术中发现为“冠心病、单支血管病变”,右冠中段完全闭塞,血流中断。时间就是生命!导管导丝精准通过闭塞处,恢复Timi血流3级,患者症状稍缓。

然而,术中突发心肌再灌注损伤(血管开通后常见并发症),患者胸闷加重,心率血压骤降。团队立即予药物抢救、优化氧疗及血压管理,10分钟内生命体征恢复平稳。更严峻的是,冠脉内血栓形成,医生采用局部药物释放及专用导管抽吸血栓,彻底清除血栓影。随后,在病变处置入药物涂层支架1枚,彻底打通血管。手术结束,李先生胸痛消失,平安转回病房休养。

专业与严谨:PCI技术的“生死防线”

白云区人民医院心内科医生王济靖介绍,本例抢救成功的关键在于“时间窗”把控,心肌梗死后“黄金120分钟”内干预至关重要。急诊团队从心电图到手术结束全程符合国际心血管介入标准。PCI技术虽常规,但应对再灌注损伤和血栓等并发症需要经验丰富的团队精细化操作。每一步都基于实时影像监测,杜绝了盲目操作风险。

年轻人猝死风险敲响健康警钟

37岁、熬夜、吸烟,正是现代社会职场“标配”。据《中国心血管健康报告》数据,我国35-45岁人群急性心梗发病率10年上升30%,不良生活方式是主因。吸烟可致血管内皮损伤,熬夜则加剧血压波动,诱发斑块破裂。医生呼吁:年轻人需定期体检,戒烟限酒、保证睡眠是低成本预防“硬手段”。

生活高压下,如何平衡健康与工作?专家建议,若胸痛持续超10分钟伴大汗、气促,应立即拨打120,勿因“年轻”而忽视。



(供稿:白云区人民医院)

编  辑:石 磊

二  审:杜 明

三  审:赵 亮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用户协议
领导之窗

交流与合作

投稿说明

友情链接

贵州微联盟
贵阳晚报
贵阳晚报

联系我们

客服热线
版权声明
小程序
公众号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2022004291号 技术支持:贵州微联盟信息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