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南明区人民医院打通医防壁垒,率先在贵州省实现医院信息系统(HIS)与预防接种系统双向互联互通,内科、儿科、妇产科、老年医学科、骨伤科、中医科、皮肤科等众多临床科室的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即可根据患者当前健康状况、既往病史和年龄等因素,便捷、规范地开具个性化的疫苗健康处方。系统为医生提供实时、权威的接种建议依据,使疫苗接种从传统的“预防接种门诊单点服务”,转变为贯穿于日常诊疗全流程的主动健康干预。多场景应用的落地,极大地提升了疫苗健康处方的覆盖范围与可及性,让预防的关口真正前移到诊室一线。
据了解,该系统互联不止于开具处方,更在于形成管理闭环。处方执行情况得以实时统计与追踪。这些宝贵的数据成为评估疫苗健康处方项目运行效果、衡量其健康宣教实际影响力的“金钥匙”。通过分析,医院与疾控部门能够精准了解不同人群的接受度、不同病种的处方需求,从而不断优化处方内容、宣教方式和资源配置,让健康干预更有的放矢。
高质量的处方离不开高水平的开具者。贵州省疾控中心与南明区人民医院深度携手,联合开展系列疫苗健康处方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培训聚焦最新免疫策略、疫苗特性、适用人群、安全性及沟通技巧,显著提升了临床医生的疫苗知识储备和健康宣教能力。医生群体由此被充分激活,成为连接科学预防知识与广大群众的核心媒介与可靠信源。这支临床一线“播种机”队伍的壮大,为构筑坚实的人群免疫屏障奠定了至关重要的专业基础。
据悉,南明区人民医院的“疫苗健康处方”实践,是贵州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的一次成功探索。它通过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医防机构的紧密协作、专业能力的系统提升以及管理机制的务实创新,完美诠释了“医防融合”的核心内涵——让预防的智慧深度融入诊疗日常,让健康防护的关口前移至百姓每一次就诊。
如今,当患者走进贵阳市南明区人民医院的门诊诊室,一份关乎健康的“预防新处方”正悄然融入诊疗流程。这不仅仅是开药病,更是一次精准的健康防护规划。疫苗健康处方的创新实践,正以系统联动、知识赋能和机制创新为引擎,推动“医防融合”,守护百姓健康。
(本报通讯员 赵松)
编 辑:石 磊
二 审:杜 明
三 审:赵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