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医院
医药
党建
康养
新闻
院校
通讯
通讯
文学创作
广告
征订
科普
基层亮点

医疗服务谱新篇 笃行不怠向未来——仁怀市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成效显著

作者: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5年07月17日

清晨,遵义市仁怀市茅坝镇卫生院门诊室便忙碌起来。村民熊利兰前来复查腿部恢复情况,医生仔细为她检查诊断。

熊利兰表示,此前,因腿部骨折在仁怀市人民医院植入钢板。去年,抱着试试的心态到茅坝镇卫生院复查,没想到不仅能做检查,还在仁怀市人民医院驻点专家主刀下,成功接受了胫腓骨内固定取出术,顺利取出钢板。

“这里的医生服务好,医疗水平和设备都很先进。”熊利兰表示,“以前,看病得跑大医院;现在,家门口就能看,方便多了”。

茅坝镇卫生院作为我省第二批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项目,以创建为契机,逐步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优化整合资源,医疗服务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与茅坝镇卫生院一样,三合镇卫生院同步启动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在仁怀市中医院医共体总院专家团队的指导下,顺利开展了腱鞘囊肿切除、包皮切除、内固定取出等多例外科手术。

仁怀市自2022年启动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项目以来,通过党建引领、人才强基、服务提质、设备升级等创新举措,为居民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谱写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党建医共体建设

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在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乡镇卫生院是承上启下的枢纽,承担着维护基层百姓健康的重要职能。如何让老百姓在家门口能看病、看好病,是乡镇卫生院在发展过程中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随着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项目的推进,茅坝镇卫生院、三合镇卫生院以党建为引领,与总院党支部结对共建,形成党建医共体,总院选派党员骨干到医疗次中心任职,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茅坝镇卫生院党支部书记、院长李洪利是仁怀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去年11月,组织委派他到茅坝镇卫生院任职。

“急诊急救能力是基层医疗机构的生命线。”作为急诊急救方面的专家,李洪利从病历书写、院前急救管理、双向转诊制度等方面入手,重塑茅坝镇卫生院急诊急救抢救体系,全面提高医院院前急救能力;危重症患者救治成功率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援能力显著提升。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茅坝镇卫生院共抢救(救治)危重病人58人次,抢救成功率91.4%。

同时,医共体总院定期组织团队到县域医疗次中心指导工作,通过教学查房、理论及技能培训、坐诊诊疗、应急演练等方式,指导乡医、村医诊治疑难杂症,辨析彩超、胸片,参与各类手术,运用新技术新疗法,基层医生在摸爬滚打中练就治病救人的“十八般武艺”,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放心的医疗服务。

“之前,我还担心在乡镇卫生院做不了孩子的这个手术;现在,有市医院的医生到卫生院指导把关,家门口就享受了县里专家看病就医的服务,大大节约了我们就医的成本,真是太方便了。”做了小儿全麻袖套式包皮环切+包皮整形手术的患者家属吴先生点赞茅坝镇卫生院医疗水平稳步提升。

“手术操作者都是总院专家组及高级职称人员为主,技术可靠、经验丰富,带领分院的骨干医生操作,努力做到了传、帮、带的指导作用,提高了手术质量及安全性。”参与手术的茅坝镇卫生院副院长陈迪凤说,党建医共体结对,让优质医疗资源“流”到基层,乡镇卫生院如鱼得水。

“以前,我院连1台手术都不能操作,自建设县域医疗次中心以来,目前,我们能开展手术病种44种。其中,一级手术21种、二级手术21种、三级手术2种。能够初步诊治和识别常见病种143种;收治住院病种110种。”茅坝镇卫生院副院长龙小军介绍,2024年,该院还开展了CT、胃镜检查,已累计开展CT诊查12121人次、胃镜检查320余人次,新增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等16项新技术;总诊疗人次达74142人次,较建成前增长17.89%。

据了解,2024年,仁怀市中医院医共体总院下沉18名医技人员到三合镇卫生院驻点开展工作,同时三合镇卫生院选派多名基层骨干医师向上进修。目前,三合镇卫生院在外规培医师10人,临床诊疗能力显著提升。2024年,三合镇卫生院住院病种数94种,较建成前增加31种;开展无痛胃镜等10项新技术,CT诊查3650人次,手术量同比增长167%;总诊疗人次62375人次,较县域医疗次中心建成前增长51.15%。

此外,茅坝镇卫生院、三合镇卫生院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抓手,累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56013份,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6099人,慢性病管理6511人。茅坝镇县域医疗次中心对1296户脱贫户开展“一对一”签约,三合镇县域医疗次中心为585户脱贫户提供精准健康服务。两家县域医疗次中心还开展中医适宜技术10项,推动中医药服务覆盖率提升30%。

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仁怀市两家县域医疗次中心通过党建医共体建设,医疗服务能力得到了患者的认可和信赖。


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技术帮扶周边乡镇

茅坝镇卫生院、三合镇卫生院在发展自身的基础上,还积极发挥县域医疗次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对周边毗邻乡镇卫生院开展技术指导帮扶工作,有力地带动其他卫生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三合镇卫生院义诊

“叔叔,您身体有哪里不舒服吗?我帮你测一下血糖血压和脉搏情况。”“您看还有哪些健康问题需要咨询……”

近日,茅坝镇卫生院整合仁怀市人民医院帮扶专家,及本院外科、中医科、影像科等多个科室的医生,联合九仓镇卫生院,以“党建聚合力,健康惠民生”为主题,开展义诊和教学查房活动,为九仓镇群众提供面对面、近距离的便民医疗服务,提升九仓镇卫生院医疗服务水平。

义诊现场,来自仁怀市人民医院的专家和茅坝镇卫生院医生耐心接诊,细致询问患者病史,认真查体,并针对高血压、糖尿病、关节疼痛等常见病、慢性病提供个性化治疗建议。医护人员还为前来咨询的群众免费测量血压、血糖,发放健康宣传手册,普及疾病预防知识,倡导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

“听说有市医院和医疗次中心的专家来义诊,我特地来看看。专家不仅态度好,还给出了详细的用药指导,这样的活动真是暖心!”一位前来就诊的村民满意地说。

茅坝镇卫生院检验科

除了义诊,仁怀市人民医院的专家和茅坝镇卫生院医生还深入九仓镇卫生院病房,对住院患者进行教学查房。他们认真听取管床医生的病例汇报,详细询问患者病情,结合临床经验提出优化治疗方案,并对卫生院医务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分享诊疗思路和最新医学进展。

九仓镇卫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义诊和教学查房活动既方便了群众就医,又提升了基层医疗技术水平。下一步,该院将继续加强与医疗次中心的合作,定期开展专家坐诊、业务培训等活动,让当地群众共享优质医疗资源,切实提升群众健康福祉。

“按照‘中心辐射一般’的要求,我院组建党员医疗先锋队,整合总院专家及院内优势医疗资源,采取每季度开展业务指导、坐诊、带教查房、培训学习、协作交流等多种形式,带动周边四个乡镇卫生院的发展,至此,茅坝镇、龙井镇、九仓镇、五马镇、后山乡等5个乡镇8万余群众日常就医需求得到有效满足,茅坝镇卫生院作为县域医疗次中心的服务格局基本建成,2024年服务周边乡镇超2000人次。”李洪利介绍。

今年以来,三合镇卫生院多次组织院内业务骨干通过技术指导、人员培训、经验交流等方式,完善火石岗乡卫生院的医疗服务流程,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为当地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在技术帮扶过程中,三合镇卫生院的业务骨干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针对火石岗卫生院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帮扶方案。他们深入临床一线,指导医护人员规范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同时,组织开展了多场学术讲座和业务培训,分享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管理经验,为火石岗乡卫生院培养了一批业务骨干,帮助其提升整体实力。

三合镇卫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帮扶,让周边乡镇的群众也能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实现医疗资源均衡分布。

“通过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茅坝镇、三合镇医疗服务能力得到大幅提升,枢纽和辐射带动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促进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整体提升,增强了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仁怀市卫生健康局副局长杨顺雍说。


发展重点特色专科

让医疗服务更多元化

外科是茅坝镇卫生院打造的重点科室之一。

胃镜作为消化道病变筛查和诊断的“金标准”,被广泛应用于常规病变诊疗、早癌筛查、健康体检等诸多方面,具有“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优势。经过细致筹备,2023年11月,茅坝镇卫生院胃镜室启用。

胃镜室启用当日,在仁怀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张茂乾、麻醉科主治医师陶涛的指导帮助及茅坝镇卫生院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协作下,该院圆满完成了首批7名受检者胃镜检查工作。其中,年龄最大的受检者78岁。

该技术的成功开展,填补了仁怀市怀南乡镇卫生院无痛胃镜技术项目的空白,也标志着该院临床治疗技术再上新台阶,更好地满足了基层群众的就医需求,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品质的医疗服务。

茅坝镇卫生院通过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和专业的医疗团队,开展外科手术及无痛胃镜检查,实现基层开展二三级手术零的突破。

茅坝镇卫生院检验科工作人员工作中

在茅坝镇卫生院二楼中医馆,设有中医康复科、名中医工作室等科室。

据介绍,名中医工作室由仁怀市人民医院中医主任医师赵波定期坐诊。茅坝镇卫生院中医科除开展常规的诊疗外,还能开展小针刀、小儿推拿、督脉灸等治疗。2024年,共接诊患者20000余人次,业务收入400余万元,占总医疗业务收入的近40%。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发展,我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也更多样,卫生院新增的专科极大满足了我们的医疗需求。”在茅坝镇卫生院普外科看护病患的家属李先生感慨道。

同样,中医科也是三合镇卫生院重点建设的科室。

三合镇卫生院借力仁怀市中医院发展中医特色专科、提升医疗水平,突出学科、人才、技术等创新驱动,打造特色,扩大区域影响力,推动卫生院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三合镇卫生院切实发挥中医特色优势,不断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这也是该院立足周边实际,找准“次中心”定位的制胜法宝。为此,仁怀市中医院派出中医专科人才组团帮助三合镇卫生院提升中医专科水平,同时双方建立了人才交流合作机制,形成了中医人才“血液循环”。

“农村在家老年人多,长年劳作积累了不少关节病,中医理疗副作用低,因此,从群众选择性的角度来看,比较受欢迎。”三合镇卫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医特色专科的打造有其现实意义。

“不仅有中医特色服务,很多疾病在这家卫生院都能得到解决。”这是当地老百姓对三合镇卫生院的普遍印象。

三合镇卫生院开展带教查房

重点特色科室的建设,不仅提升了茅坝镇卫生院、三合镇卫生院的医疗服务水平,满足了当地群众的医疗需求,为医院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提升了竞争力,也为周边乡镇群众提供了更加优质的医疗资源,让医疗服务更多元化。患者可以在家门口享受到专业的医疗服务,减轻了经济负担,提高了就医满意度。

“仁怀市在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项目中取得的成效,不仅优化了基层医疗卫生资源,也为当地及周边乡镇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仁怀市卫生健康局医改办主任王华表示,仁怀市将在总结经验和成效的基础上,按照二级综合医院标准,建设大坝镇、长岗镇2个县域医疗次中心,努力实现基层“接得住”能力,通过加快建设县域医疗次中心,推动重心下移、资源下投、力量下沉,不断提升县域医疗次中心医疗服务水平和辐射带动作用,建立优质高效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当地及周边乡镇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让人民群众健康有好“医”靠,切实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本报记者  杜明  文叶  本报通讯员  赵燕子)

编  辑:石 磊

二  审:杜 明

三  审:赵 亮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用户协议
领导之窗

交流与合作

投稿说明

友情链接

贵州微联盟
贵阳晚报
贵阳晚报

联系我们

客服热线
版权声明
小程序
公众号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2022004291号 技术支持:贵州微联盟信息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