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医院
医药
党建
康养
新闻
院校
通讯
通讯
文学创作
广告
征订
科普
基层亮点

锦旗上的“YYDS”——白云区人民医院外二科中西医结合骨科治疗再获患者点赞

作者: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5年07月08日

近日,白云区人民医院外二科患者江先生及家属送来的两面鲜红锦旗上,“靠谱”“知需知情知心 一针见血”两排金灿灿的大字旁,还有一行鲜亮的网络用语“YYDS”(永远滴神)格外醒目。这面特殊的锦旗,诉说的不仅是一次成功救治,更是一段现代医学与传统智慧交融、技术与仁心共振的动人故事。

六月雨季,施工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建筑工人王先生在工地突遭坠落重型建材重击双下肢,右小腿皮开肉绽,膝关节韧带严重损伤。初诊后虽在当地及另一家医院接受清创手术及检查,但剧烈的疼痛、持续渗血的伤口以及难以缓解的关节活动障碍如同阴霾,加之潜在的感染风险,让王先生及其家人陷入焦虑。

王先生转入以中西医结合骨科治疗为特色的白云区人民医院外二科后,主治医师王世鼎查体所见令人揪心:“患者右小腿敷料被血性渗出液浸透,周围皮肤红肿明显,膝关节活动严重受限。”更棘手的是,检查发现其伴有乙肝阳性状态,为抗感染治疗增加了复杂性。

外二科团队立即启动多维度、个性化的诊疗方案。精准西医诊断与抗感染:第一时间通过磁共振成像(MRI)精准排查隐匿性损伤;依据药敏及患者肝功状况,科学选用头孢唑林抗感染,精准控制炎症风暴,严防感染扩散;运用七叶皂苷钠等药物高效消肿。 中医精粹激发自愈潜能:同步引入传统中医药法宝。药棒穴位按摩,通络活血,加速局部血液循环;精准穴位贴敷,化瘀止痛,调节身体整体机能;埋针疗法持续、温和地刺激经络,唤醒组织内在修复能力。整体遵循“动静结合”原则——西医的精准固定保障了解剖复位,为愈合打下坚实基础;中医的调理则在“静”的基础上促“动”,显著改善循环与新陈代谢,加速组织再生,有效缓解疼痛与肿胀。人文关怀抚慰焦虑心灵:副主任医师石勇健特别叮嘱,针对乙肝状态,精准把握用药指征并协同传染科干预。护理团队更是无微不至:每日细心的伤口换药杜绝感染恶化;专业的体位指导(如患肢抬高)显著减轻组织水肿;每一次操作都轻声沟通,了解患者感受。“医护人员每次换药都询问力度是否合适,还握着我的手讲解康复进度,”王先生感动地回忆,“这种被真正尊重的感觉,和疼痛缓解一样重要”。关切的眼神、温暖的话语,有效化解了这位家庭顶梁柱因伤停工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

治疗之路虽然艰辛,但科学方案配合人文关怀,效果逐步显现。治疗第七日,王先生的右小腿术区血痂形成良好,红肿显著消退,膝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当主管医生宣告“明日可出院”时,这位坚强的建筑工人眼眶湿润了。

十二天的生死较量,从伤痛缠身到重新站立,技术是基础,信任是关键。“医生护士们不仅治好了我的腿,更治好了我的心。”出院之际,王先生紧握医生的手,道出肺腑之言。这面“YYDS”锦旗,正是他以年轻人特有的直白且热烈的方式,表达了对挽救其肢体和劳动能力、重塑其生活信心的医护人员最朴素、最深沉的敬意与赞誉。

“做有温度的医者”,这是外二科全体医护人员秉持的信念。“YYDS”的称赞,更是他们日常工作的注脚——在清晨严谨的查房细节里,在俯身换药的每一次轻柔操作中,在无影灯下全神贯注的缝合刹那。科室主任表示,王先生的案例再次验证了中西医结合在复杂创伤救治中的独特价值:“通过优势互补,我们力求以最小损伤、最快速度、最佳疗效帮助患者重返生活。”

(本报通讯员  钟蓉

编  辑:周   岩

二  审:马春晓

三  审:龙   艳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用户协议
领导之窗

交流与合作

投稿说明

友情链接

贵州微联盟
贵阳晚报
贵阳晚报

联系我们

客服热线
版权声明
小程序
公众号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2022004291号 技术支持:贵州微联盟信息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