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胆石症的微创攻坚,24小时下床的“无管”体验
31岁的崔女士因反复上腹痛20余天入院,确诊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并继发炎症。此类病例易引发胆道梗阻、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传统手术需分阶段处理胆管与胆囊病变,且常需留置T管引流2-3个月,患者面临胆汁流失、感染、电解质紊乱等风险。
白云区人民医院外一科团队在金阳医院张学文主任指导下,实施“腹腔镜+胆道镜”双镜联合手术:
1.精准取石:经胆囊管插入胆道镜,直视下清除胆总管末端嵌顿结石;
2.结构保全:彻底探查胆管后,采用Ⅰ期缝合+内置双J管引流,替代传统T管;
3.多重病变同步解决:同期切除病变胆囊,并松解腹腔粘连组织,避免二次手术创伤。
术后24小时,崔女士即下床活动,10天康复出院,无胆漏、感染等并发症。
双J管引流破解“保胆管”与“防胆漏”矛盾
传统胆总管手术面临两难选择,T管引流并发症多,而单纯一期缝合在老年或复杂病例中胆漏风险增高。外一科团队创新性引入内置双J管引流技术,实现三大突破:
生理性内引流:双J管将胆汁导入十二指肠,避免Oddi括约肌收缩致胆道高压;
安全防脱落:侧孔设计防堵塞,光滑材质降低肠管损伤风险,2周内随粪便自然排出;
微创更彻底:结合腹腔镜技术,手术出血量<50毫升,术后无需留置外引流装置。
“该术式的核心在于‘最小干扰原则’,”张学文解释,“既保留胆道完整性,又通过内置支撑规避了缝合后张力问题,尤其适用于细径胆管患者。”
本次手术的成功,得益于白云区人民医院与贵阳市第二城市医疗集团(金阳医院)的深度协作,金阳医院专家长期驻点,建立肝胆外科专科体系,微创手术率达90%以上。2025年2月,该科获批贵阳市临床重点专科,近三年四级手术量年均增长10%,成为区域急危重症救治的关键力量。
近年来,白云区胆道疾病发病率持续高位,对此外一科团队提醒公众:反复上腹痛伴肩背放射痛是典型信号,应及时排查胆石症。
从“生命线”到“希望线”的医疗温度
崔女士出院时感慨:“身上没有带引流管,还是要方便得多。”这一病例是白云区人民医院外一科依托医联体资源整合、技术创新与人文关怀,让患者在“家门口”获得与三甲医院同质化服务的有效印证。
正如白云区人民医院外一科主任罗余福所言:“我们正将‘技术高地’转化为‘民生福祉’,让微创手术不仅是解除病痛的工具,更是托起患者尊严与希望的桥梁。
(本报通讯员 钟蓉)
编 辑:周 岩
二 审:马春晓
三 审:龙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