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尽,松桃苗族自治县各乡镇的村落里已活跃着一支支特别的队伍。网格员与肩挎药箱的村医结伴而行,穿梭于乡间小道,叩响一户户家门。一场以“网格员为前哨、村医精准报到”为核心的健康守护行动正如火如荼展开,将贴心的“送医送药、健康监测、急救转诊”服务送到村民身边,为乡村筑起坚实的健康屏障。
精准摸排,需求“一网掌握”。各乡镇各村网格员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化身健康信息采集员。他们深入包保片区,对慢性病患者、老年人、残疾人、孕产妇等重点人群进行动态摸底,详细记录健康状况与服务需求,建立个性化健康档案。谁家老人降压药快吃完了,哪位村民血糖需要定期监测,哪户有行动不便的体检需求,网格员的民情日记本上记得一清二楚,为村医的精准服务提供了清晰“导航图”。
村医报到,服务“送进家门”。依据网格员传递的“健康订单”,村医团队带着设备和药品准时“报到”。在村民家的堂屋、院子里,村医耐心地为老人测量血压、检测血糖,仔细询问用药情况和身体变化,及时调整健康管理方案。“送医送药”服务让慢性病患者足不出户就能拿到所需药品,解决了购药不便的难题。针对行动不便的村民,村医主动上门进行基础健康体检,让健康关怀“零距离”。
应急守护,转诊“绿色畅通”。守护健康,应急能力是关键。网格员与村医建立了紧密的应急联动机制。当网格员在日常走访中发现村民突发急症或病情加重,第一时间联系村医进行初步判断和紧急处理。对于需要上级医院救治的情况,村医迅速启动应急响应,网格员则高效协调联系救护车辆,协助办理转诊手续,确保“发现-初诊-转送”链条无缝衔接,为急重症患者抢下宝贵的救治时间。
知识入户,共筑“健康防线”。服务队不仅治病,更注重“防病”。在每一次入户服务中,村医结合村民健康状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普及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知识,讲解合理膳食和适度运动的重要性。网格员则发放健康宣传资料,提醒村民注意季节性疾病预防,提升整个家庭的健康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
截至目前,已诊疗患者10000多人次,送医送药上门服务20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0000多份、办理转诊500余人次,“网格员前哨+村医报到”的模式,打通了乡村健康服务的“最后一米”。
(本报通讯员 石乔清)
编 辑:周 岩
二 审:文 叶
三 审:高学军